20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柏林大学在德国诞生,创始人德国教育之父洪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影响至今;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建立,距离现在也过去了100多你那。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学该如何适应并应对这些变化?
9月1日,第12届中德教授论坛在西湖大学举办,这是西湖大学成立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开幕式上,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表示,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创办过程中离不开科学家同仁们的支持与帮助,西湖大学来自社会,也属于全社会,欢迎远道而来的德国华人教授学会的同仁们“回家”。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主席蒋晓毅教授对主办单位西湖大学和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以及协办单位德中科技联盟表示衷心的感谢,“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十分期待精彩的报告和深入的交流”。
来自不同领域的25多位教授齐聚云谷校区,他们或在德国大学任教,或曾在德国求学,或曾与德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有深入的交流合作,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讨论了大学的使命、知识和科技创新等相关议题,并在目前国际环境下,交流中德科研合作的相关经验和探讨未来合作的途径。
——谈教育理念——
他们中,有的着眼世界局势,关注中德教育科技之差异。
第一位分享的嘉宾是德国科学院院士孟立秋教授,她曾担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常务副校长,是首位担任德国著名高校管理层的华人学者。
从世界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讲起,为什么她会诞生在德国?她的诞生对于世界高等教育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孟立秋教授娓娓道来,因为国家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不同的教育,当时普鲁士王国迫切需要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脱困,追赶上工业革命的潮流。而伴随着现代大学的发展,德国也诞生了一批我们熟知的科学家、哲学家。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创始人洪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慢慢漂流到大洋彼岸,与此同时,普鲁士的义务教育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也间接影响着中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战结束后的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模式开始流行,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教育模式。接着,孟立秋教授对比了二者的差异,回顾和反思现代教育的两种模式,各美其美,她说:“曾经的经验可能成为今日的敌人,往事有时也并不如烟,今日教育的一些精华一定会传承给未来,即使像巴黎大学那样消失了,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醒悟到曾经中世纪大学的精华,继而把它给恢复起来。”
除了孟立秋教授,本次论坛也还有很多其他教授关注中德之间的差异,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迟力峰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中德任教期间的观察,比较了中德大学科研教学之间的不同。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获得德国最高级别教授的唯一华裔科学家,他在论坛首日分享了中国与世界的未来该如何合作。深圳技术大学教授咸佩心介绍了德国工业技术文化和高等技术教育。慕尼黑国防大学教授胡波概述了中国经济模型。埃森绉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马小娟教授以《BANI 背景下的德国/欧洲和中国的领导力:我们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什么?》为题,介绍了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又会对我们学习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谈科研经历——
有的教授有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分享科研道路的勇气与坚持。
海水能不能制氢?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谢和平则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讲述了他卸任四川大学校长后,来到深圳大学“再创业”的跨界冒险之旅。
2018年,63岁的谢和平教授卸任四川大学校长后,来到深圳,望着滨海清澈的海水,他产生了这样的思考,海水能不能够直接制氢?谢和平教授长期从事岩体力学和煤燃料领域,与他而言,没有任何经验,这将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从0开始,谢和平教授回顾了曾经的多次失败,但是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与团队逐渐厘清了思路,找到了方向——通过膜透气不透水的机理,来隔绝海水中的杂质离子,最终这项成果在去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重新申请项目、重新组成团队、重新建实验室、从头做起,对谢和平教授而言,这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心之所向。不满足于此,谢和平教授继续展望,未来他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最后他用“六十归来仍是少年”形容自己,祝福大家永远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永远拥有少年意气、凌云之志。
此外,汉诺威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固体物理所所长丁飞教授解读了德国量子技术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概述了交叉力学的进展;德国工程院院士、西湖大学讲席教授曾安平介绍了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原理突破和工程应用。
——谈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席卷着全球,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无人驾驶……这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中国在此领域发展迅速,中德学者也就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展开了一些分享。
但人工智不仅有技术层面的挑战,还面临道德伦理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去向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思考,在这样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实验室副主任曾毅分享了作为一个中国的学者,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以及能够做些什么?
曾毅介绍,在德国人工智能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层面去讨论,这对于中国人工智能伦理政策形成和实践是一种启发,所以目前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治理原则和伦理规范都不是科学家闭门造出来的,也融入了公众的参与和反馈。
在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制定上,曾毅希望,科技工作者除了科学研究,也应该起到桥梁的作用,连接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连接中国与世界,而在这过程中,通过不断对话,彼此双方相互理解、精诚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让人工智能助力世界更美好、生活更幸福。
什么是通用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在工业和科学上有何应用?此外,德国工程院院士、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勒费尔德大学金耀初教授也带来了各自的思考。
——中德之间,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什么——
中德教授论坛不仅有相关的主旨报告,教授们也相聚在美丽的西湖湖畔,在德中科技联盟会长吴亚玲女士的组织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讨论。
在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北京代表处中国首席代表何宏博士的主持下,教授们畅所欲言。或是分享在中国、德国科研学习时的所思所感,或是讨论当今世界面临的冲突和挑战,但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关于中国和德国的科学和工程,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什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教育模式和手段随时在发生变革创新,身为一名教育者、科研人员应该如何做?
本次论坛的发起人是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讲席教授、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主任曾安平教授,他是德国工程院第一位留德华人教授院士,也是前任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主席,在加入西湖大学前,他在德国待了30多年。面对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他感慨身份的变化、世界的变化,但他也相信有一些东西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做科研、做教育的初心。
孟立秋教授在报告时的回答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面临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必须协同学习创新,不分先后,不分师傅还是徒弟,我们都是learner。而所有未来的研究型大学都必须以社会福祉为导向,不问西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艘巨轮上,人人都是乘务员。
全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相互支持、和衷共济是永恒的方向,大学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使命,需要携手共进、培养未来的引领者,需要在交流合作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中德教授论坛为中国与德国关心教育和科学的教授们架设起了沟通的桥梁,而西湖大学自创校至今,也一直努力架设东西方科技文明交流的桥梁,积极探路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合作与交流,而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合作中,西湖大学正在凝练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文化,向着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