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返回 新闻

2025 CHINATIV创新中国之旅走进西湖——中德青年携手,共创未来创新生态

2025-10-22

10月20日,金秋的杭州西湖大学云谷校区迎来了来自欧洲的朋友。这支由瑞士沙夫豪森大学研究院创造力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唐敏教授组织的 “2025 CHINATIV 创新中国之旅”代表团由来自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多所高校和创新机构的青年学者与创业实践者组成,其杭州之行在德中科技联盟(Sinodeutsche Union für Innovation e.V.)主席、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协代表吴雅姈女士的统筹协调下顺利进行。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Westlake University),是一所以科研为导向的新型大学,由多位世界一流科学家发起创办。学校聚焦基础科学与原创创新,以“小而精、高水平、国际化”为核心发展理念。在校史馆的参观中,代表团了解到西湖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为信仰,以创新为使命”,在科研体制、师资建设与国际合作上不断探索。德方学者们纷纷表示,西湖大学展现出中国科研教育体系的创新力量,其开放的学术氛围与自由探索精神,与欧洲高校的科研文化高度契合。

ABA63

代表团此行的重点之一,是走进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以及浙江省智能低碳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该中心以工学院为依托,联合生命科学学院与理学院共同建设,由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讲席教授、德国工程院院士曾安平领衔组建,是学校重要的跨学科科研平台。中心的目标是结合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绿色化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交叉学科基础研究,致力于开发前沿合成生物学方法、具有重大影响的生物产品及原创的高效生物智造过程。德方代表团成员在参观中表示,中心在“科研原创性 + 工业化应用落地”两方面的结合令人印象深刻,其理念与德国高校强调的“科学向实践转化”高度契合。

   代表团与曾安平院士及团队展开了深入座谈。曾安平院士结合自己在中德两国近40年的科研及创新体会,回答了代表团成员热烈的提问,他强调:“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理念的共建。中德两国在科研上的合作,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西湖大学食堂进行的午餐交流中,中德师生边品尝杭味美食,边分享科研故事与文化体验。一位德国博士生感叹道:“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中国的创新案例,而今天,我们真正走进了创新的现场。”西湖大学青年学者回应:“科研的语言是共通的,只要有共同的目标,文化的差异就会成为灵感的源泉“。友谊、理解与灵感在轻松的交流中不断延伸。

       过去几年,CHINATIV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西安、珠海、深圳等中国创新城市,走进高校与企业,近距离观察和学习“中国式创新”的独特路径。今年的“创新中国之旅”再次启程,重点考察南京、杭州与上海三大创新高地,聚焦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项目负责人唐敏教授表示:“创新从不孤立发生。中德之间的创新合作,是世界科研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跨越国界的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分享,更是一场心灵与思想的碰撞,为中德两国的创新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灵感。